科普警惕病毒型肝炎中的小尾巴戊肝

全身没劲、胃口差、尿发黄,45岁的娄先生近日因为医院检查。检查结果显示,娄先生总胆红素超出正常值4-5倍,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分别是正常值的20倍和33倍,戊肝Igm抗体呈阳性。娄先生被确诊为戊型肝炎,处于急性感染期,感染的原因可能是吃了被戊肝病毒污染的食物。娄先生不解,听说过甲肝、乙肝、丙肝、从没听说过还有个戊肝。自己一般都在单位和家里吃饭,同事和家里人也没有这种情况。他仔细回想,前段时间因为赶项目加班,后来项目结束了,为了庆祝和同事出去吃了好几场小龙虾,这个戊肝很有可能是小龙虾惹的祸。

戊肝是什么?

戊型肝炎(简称戊肝)是由戊型肝炎病毒HEV引起的病毒性肝炎。戊肝是病毒性肝炎中最晚被发现的,虽然戊肝是一种自限性的传染病,传播途径和流行特点都和甲肝类似,但病死率却是甲肝的10倍。

戊肝主要经消化道传播,最常见的是通过水源、食物、餐具传播,食用未煮熟的猪肉、猪肝、海产品等也可能会感染戊肝。戊肝的发病具有明显季节性,多见于雨季或洪水之后;发病人群以青壮年为主,孕妇易感性较高,病情重且病死率高;多散发或爆发流行,无家庭聚集现象。

戊肝潜伏期10-60日,平均40日。一般起病急,黄疸多见。半数有发热,伴有乏力、恶心、呕吐、肝区痛。约1/3有关节痛。常见胆汁淤积状,如皮肤瘙痒、大便色变浅较甲型肝炎明显。多数肝大,脾大较少见。大多数病人黄疸于2周左右消退,病程6-8周,一般不发展为慢性。

哪些人容易感染戊肝?

戊型肝炎一般表现为急性自限性疾病,大部分症状不是很严重,但在一些特殊人群是有一些风险的。

第一个危险人群是孕妇,特别是妊娠最后三个月,如果感染了戊型肝炎病毒,可以产生肝衰竭,病死率甚至达50%以上。

第二个人群是年老体弱患者,感染戊肝后可产生严重的黄疸甚至肝衰竭。

第三个人群是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比如慢性乙型肝炎、慢性丙型肝炎,特别是在有肝硬化的基础上,合并戊肝病毒的感染,可产生肝衰竭,导致比较严重的后果。

三类人群风险高

研究表明:人群对戊肝病毒普遍易感,各年龄组均可感染。食品从业人员、疫区务工和旅行者等人群,感染风险高。孕妇、老年人和慢性肝病患者感染戊肝后,重症戊肝发生率及病死率较高。器官移植患者、化疗和放疗患者、艾滋病等免疫缺陷患者,感染后易转为慢性。

怎样把戊肝拒之门外?

戊肝可防可治,通过注意饮食卫生,避免不洁饮食,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避免和戊肝患者密切接触等方法可以进行预防。然而现在的外部环境依然存在戊肝感染风险。年戊肝疫苗上市,戊肝高风险人群可通过疫苗预防戊肝。

TIPS

1戊肝疫苗的接种对象是16岁及以上的易感人群,推荐应用于戊肝感染的重点高风险人群,如慢性肝病基础的患者、孕妇、老年人、疫区旅行者等。疫苗全程需接种三针,可在当地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等进行接种。

参考文献

1.庄辉:戊型肝炎[J].肝博士,(2):9-10.

2.王磊.老年戊型肝炎需倍加

转载请注明:http://www.gackc.com/jbtz/142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