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个“世界肝炎日”主题是“预防肝炎,立刻行动”
市民张小姐追求时尚,前段时间,跑到家附近的美容店去纹眉。两个月后,张小姐的胃口变得越来越差,总觉得浑身没力气,动不动就觉得很累,有时候还会恶心、呕吐等。渐渐地,眼睛和脸上还出现了黄疸。去医院一查,才知道是丙肝。幸亏发现得及时,经过抗病毒治疗,丙肝病毒已经转阴性,张小姐的身体也恢复得不错。“真没想到,纹眉也会患上丙肝。”张小姐至今仍心有余悸。
7月28日是世界卫生组织确定的第四个“世界肝炎日”,今年的主题是“预防肝炎,立刻行动”。
一提起肝炎,很多人想到的就是乙肝,其实,在病毒性肝炎的大家族中,还有甲肝、丙肝、丁肝、戊肝。
“从接诊的情况来看,乙肝最多,占了90%的比例,其次是甲肝、丙肝、戊肝。丁肝则比较少见,而且不会单独出现。它是一种缺陷病毒,必须在乙肝的基础上才能感染。”医院感染科主任、主任医师吴兴柳表示,病毒性肝炎是可预防的,而且不同型别病毒性肝炎的传播途径和感染后的临床过程都不同,并非所有肝炎都会轻易传染给他人。
A吃饭不香,可能是肝炎作怪
夏季有的人会出现食欲不佳的症状,容易误以为是“苦夏”或“胃病”的症状,但这也可能是肝炎发出的“信号”。
“病毒性肝炎的临床表现都差不多,主要是消化道症状,一旦出现以下情况,医院查下肝功能,以免耽误病情。”吴兴柳说。
一是没胃口,怕油腻。患者在患有肝炎以后,因肝炎病毒诱发肝细胞大量破坏,分泌胆汁的功能减低,从而影响脂肪的消化,会导致患者食欲减退、恶心厌油腻等症状。
二是疲乏无力。这是肝炎病人发病的早期表现之一。病人往往说不清楚何时起病,其表现也不相同,轻者不爱活动,重者卧床不起,连洗脸、吃饭都不爱做。
三是尿黄如茶。由于肝炎病毒导致肝细胞破坏,影响胆红素的代谢,使胆红素进入血液增多,经尿液排出体外较平时增加,故尿色加深。尿的颜色越黄,说明肝细胞破坏越重,病情好转尿色会逐渐恢复正常。
四是发热。多在38.5℃左右,高热者少见,一般持续时间不超过一周。
五是肝区疼痛。肝炎病人常常诉说肝区痛,涉及右上腹或右背部,疼痛程度不一,有的肝炎患者胀痛、钝痛或针刺样痛,活动时加剧,且时间不一;有时左侧卧位时疼痛减轻。
B预防乙肝,须接种乙肝疫苗
在病毒性肝炎里,乙肝发病率最高。提起乙肝,很多人避之唯恐不急。对此,吴兴柳表示,乙肝主要是通过母婴垂直、血液、针刺注射及性接触等传播,所以普通的接触,如握手、拥抱、同住一宿舍、共同用餐、共用厕所等无血液暴露的接触,一般不会传播。
“不过,要提醒的是,如果乙肝患者出现口腔溃疡出血,那么,还是存在传染的可能性,因此,和乙肝患者一起用餐时,最好还是分餐制或者使用公筷、公勺。”吴兴柳提醒道。
据悉,目前,预防乙肝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接种乙肝疫苗,使身体产生抵抗乙肝病毒的抗体,从而避免乙肝病毒的传染。“所有婴儿在出生后应尽早(最好是在24小时内)接种乙肝疫苗。没有抗体,但也没有感染乙肝的成年人,同样要及时补种。”吴兴柳说道。
据悉,乙肝是由乙肝病毒感染而来的一种传染病,人体感染乙肝病毒后,如不及时治疗,病毒就会在肝内复制,导致肝细胞不断坏死,损害肝脏正常结构,最后变成肝硬化,并出现肝腹水、肝脾肿大等并发症,继而可能发生癌变,这就是“乙肝三部曲”。
“刚感染乙肝时,多数人可以自愈或治好,但假如转为慢性,则很难治愈,需要长期监测病情变化,必要时要进行治疗。”吴兴柳说,对乙肝患者,符合抗病毒标准的,就要使用抗病毒药物,主要有干扰素和核苷类药物两大类。对于携带乙肝病毒,但肝功能是正常的30岁以下人群,则可以观察,因为这个时期属于免疫耐受期,如果抗病毒效果不是很好,医院做一次肝功能病毒方面的检查。
此外,对于和乙肝一起出现的丁肝,其治疗主要就是注射干扰素,服用其他药物几乎没什么作用。
C预防丙肝,爱美人士要小心
在病毒性肝炎中,丙肝是最可怕的,被视为“沉默的杀手”。
“之所以可怕,是因为患者在感染丙肝病毒后,大都不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因此,往往容易被忽视,但病毒对肝细胞的破坏却一直持续着,直至肝脏出现硬化或恶变成肝癌后,才可能出现相关症状。”吴兴柳说。
据悉,跟丙肝患者正常接触是不会传染的,丙肝病毒主要通过血液和性传播,譬如接触者伤口接触到带病毒的血液,就会被感染。此外,吸毒者,有过输血经历者,与丙肝患者共享过剃须刀、牙刷者,不洁性生活史者,有过纹身、纹眉、打耳洞等皮肤粘膜损伤的人群,都是丙肝的高危人群。
“丙肝是可治愈的,目前国际上公认的治疗方法是α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治疗时间,少则6个月,多则一年。”吴兴柳说,对于高危人群,在体检时,除了肝功能检查外,还应进行丙肝病毒抗体检测,做到丙肝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据其介绍,目前,丙肝是没有疫苗可预防的,对该病的预防,主要是远离吸毒、滥交等不良行为,打耳洞、纹眉、纹身以及拔牙都应去正规机构,并留心器具消毒情况。同时,丙肝患者应避免与别人共用剃刀和牙刷等行为,以免传染他人。
D预防甲肝戊肝,慎防“病从口入”
与乙肝、丁肝、丙肝等血液传播类肝炎不同,甲肝、戊肝是通过消化道传播,都是急性起病,一般不转为慢性,可以治好或自愈。
“甲肝多感染青少年人,而戊肝多感染中年人和老年人。”吴兴柳说,老年人感染了戊肝后,病情通常较重,其次是孕妇,妊娠合并戊型肝炎危害相当严重,产妇往往在分娩或流产后病情立即恶化,或分娩前一天急剧恶化,迅速发生肝性脑病,产后出血较多,死胎率也高。
由于这两种肝炎都是通过消化道传播,因此,对该病的预防,主要是把好“病从口入”关,注意食品卫生,避免饮用不干净的水、食用不洁食物等。
“有的人贪鲜,喜欢生吃、半生吃或用一般的开水涮食毛蚶等贝壳类海产品,是很容易感染肝炎病毒的。”吴兴柳说,个人食用海鲜务必煮熟蒸透。同时,做到饭前便后要洗手,不喝生水,不吃或少吃生冷食物。一旦出现体温升高并伴有乏力、厌食、恶心、呕吐、黄疸等症状的人,医院肠道门诊就诊,以便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吴兴柳说,目前,可通过接种专门的疫苗来预防甲肝。一岁以上的儿童及成人,只要肝功能正常,都可注射该疫苗。一般基础免疫接种一针,此后可于6个月时再接种一针,可以起到终身免疫和加强免疫作用,戊肝目前暂无有效疫苗。
★延伸阅读
乙肝患者能否生孩子?
在乙肝的几种传染途径中,母婴之间的传播,已成为幼儿患上乙肝的重要途径,令众多的已婚患者谈起乙肝色变。那么,乙肝患者究竟能不能生孩子呢?
对此,吴兴柳表示,夫妻双方如果肝功能正常,无论谁是乙肝患者,都能怀孕、生子。如果男方是乙肝患者或乙肝携带者,女方乙肝表面抗体阳性,那生下的孩子患乙肝的概率就小;如果女方是乙肝患者或乙肝携带者,那生下的孩子患乙肝的概率就大。
“要生一个健康的宝宝,关键是要做好干预措施。”吴兴柳说,如果乙肝患者或乙肝携带者怀孕了,首先要检测肝功能和病毒的情况。如果病毒比较高的话,则在怀孕3个月以后,口服药物降低准妈妈体内病毒量。胎儿出生后,先注射一支高效价乙肝免疫球蛋白,同时进行疫苗接种。新生儿第一次接种的时间,是在出生24小时内,第二次在满1个月时,第三次在6个月时,即常说的“0、1、6方案”。同时,也要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若没有服药,是可以哺乳的。若是活动性肝炎或肝硬化患者,应该先进行治疗,待病情得到控制再考虑生育。
此外,乙肝父母要特别注意个人卫生和婴儿卫生,勤洗手,婴儿的玩具和生活用品也应经常洗涤消毒;平时也不要口对口地亲吻孩子,更不要咀嚼食物喂孩子吃。
★小贴士
如何养肝护肝?
夏季人体免疫机能处于一种比较衰弱的状态,容易引起肝功能异常波动,所以夏季养肝护肝是关键。吴兴柳表示,注意以下四点,可帮助市民养肝护肝:
一是尽量避免服用对肝有损害的药物。“有的人喜欢吃中药来进补,其实不少中药,譬如何首乌、六神丸、贯众大黄、麻黄等,使用不当,都会对肝脏造成损害。”吴兴柳提醒道,另外,一些患有慢性病的患者长期服药,也会对肝功能造成影响,因此,一旦觉得胃胀、胃不舒服、胃口差、乏力,医院做肝功能方面的检查,特别是结核病患者,最好在开始吃药的3个月内,每月查一次肝功能。3个月后,每3个月查一次。
二是不要酗酒。喝酒伤肝,想要拥有健康的肝脏就需要适度控制饮酒。
三是坚持运动,保持良好的体型,少吃高脂肪、高热量、高蛋白食物,多吃蔬菜,均衡饮食。
四是不要熬夜。休息不好也会对肝功能产生一定的影响。
“只要患过肝炎,即使已经康复,肝脏发生恶性病变的可能性依然存在,且比健康人群的发生率要高,因此千万不能大意。”吴兴柳提醒,一旦身体抵抗力差了,做了器官移植或长期吃激素,都会诱发肝炎,因此,定期复查很必要,建议每半年复查一次,禁酒也是必须的。
请关心一下年龄超过40岁的慢性乙肝,督促他们定期检查肝功能和HBVDNA,超过4次方IU/ml的小三阳或e抗原接近低值的,就要抗病毒治疗,预防肝硬化、肝癌了。初始使用一线药恩替卡韦或替诺福韦。请大家互相宣传!
欢迎来这里跟我交流,切记不能听信广告,特效药,特效疗法,这些都是骗人的。有空一定要自我学习,看书才是养生之道!如需咨询请加我,火炬哥有空就会为大家解答疑惑。
由于家庭事务繁重,工作压力较大,每天面对大几百患友的咨询,我也实在抽不出时间来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