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达叔因肝癌去世
2月27日,著名演员吴孟达由于肝癌晚期医治无效离世,从去年确诊至去世仅短短1年时间。
而不久之前著名音乐人赵英俊也是因肝癌离世,去世时年仅43岁,不禁令人感叹肝癌的凶险与生命的无常。
02
为什么又是肝癌?
在中国,肝癌位居国内肿瘤发病率第3位,恶性肿瘤死亡率第2位。
世界卫生组织(WHO)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最新公布的“全球肿瘤流行病统计数据”显示,年中国新发肝癌41万例,占全球45.3%,有39万患者因肝癌死亡,占全球47.1%。接近世界原发性肝癌发病总例数的一半,远超美国,位居全世界第一。
年全球肝癌发病例数
为什么肝癌死亡率如此之高?最主要的原因是因其难以早期发现。
年中国癌症死亡例数前十的癌症类型
目前,在初次发现肝癌的患者中,仅有20%的人能接受手术等根治性治疗,大部分患者发现时就已经是晚期。这也加大了肝癌早期筛查的难度。肝癌的诱因众多,及早对诱因的控制和正确接受治疗才是从根本上降低肝癌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可行方案。
03
肝炎病毒是导致肝癌的主要诱因
为何肝癌负担在我国如此之重?主要原因是肝炎病毒感染所致!
大量研究已证实,原发性肝癌与乙型肝炎病毒及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密切相关,50-80%以上的肝癌发生是由于长期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所致,而约有25%的肝癌是由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所致。慢乙肝人群持续的肝炎活动会导致持续的肝细胞变性、坏死、再生,直到再生的肝细胞再也无法恢复正常的肝结构,进展为肝硬化,而肝硬化是肝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我国目前有乙肝病毒感染者约万人,需要治疗的大约有-万人。而令人担忧的是,我国的乙肝感染者仍有90%的人没有得到规范治疗,这主要是由于对肝炎认识不深,不能及时筛查、不能接受正确抗病毒治疗或不能正确判断抗病毒疗效提前停止治疗导致。
乙肝感染的途径主要有血液传播、母婴垂直传播以及密切接触传播等。
对于血液传播来说,极少量携带病毒的血液制品通过输血、移植、透析等过程进入人体就可导致乙肝感染。唾液、汗液、乳汁、精液等均可携带乙肝病毒,亲密接触也可能引起乙肝病毒传播。母婴传播和密切接触传播是造成我国乙肝家庭性集中的主要原因。
04
病毒性肝炎早筛意义重大
慢性肝炎患者预防肝纤维化、肝硬化,重点在于早期筛查,及时干预并长期坚持抗病毒治疗。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学医学部庄辉教授及其他专家学者和社会公益组织曾在各个场合呼吁,只有对肝炎患者进行早筛,提高早诊早治覆盖率,才能全面遏制肝炎的危害。WHO也提出了“年消除病毒性肝炎”的总目标,明确提出全球各国需充分重视病毒性肝炎的预防、诊断和及时正确的治疗。
常规的乙肝五项用于判断是否感染乙肝,包括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表面抗体(HBsAb),乙肝核心抗体(HBcAb),乙肝e抗原(HBeAg)和乙肝e抗体(HBeAb)。
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是感染乙肝的标志,乙肝e抗原是乙肝传染性强弱的重要指标,数值越大,传染性越强。
而确诊后在乙肝的临床治疗中,最重要的检测项目是对乙肝DNA检测。乙肝病毒DNA的含量能直接反映病毒在体内存在的数量、是否传染,传染性有多强。乙肝病毒DNA的定性和定量的检查对医生的诊断和用药非常重要,目前医学界普遍认为抗病毒治疗来降低血清乙肝病毒DNA的含量是治疗乙肝的关键。对乙肝病毒DNA的检测不仅可判断患者适合的抗病毒药物种类,还是指导用药剂量、时间、是否联合用药以及判定治疗疗效的最有效的指标。
最新的研究发现,乙肝RNA水平可更好的预示抗病毒预后的水平,与灵敏度高的DNA检测联用可更好判断抗病毒治疗的终点以及评估停药后病毒重新激活的风险。
圣湘生物研发推出的肝炎检测试剂涵盖乙肝高敏DNA(灵敏度10IU/mL)超敏DNA(灵敏度5IU/mL)、高敏RNA(灵敏度50拷贝/mL)、乙肝分型等多项检测功能,可满足肝炎预防、诊断、用药指导、疗效评估等全部临床应用需求。
关爱肝脏健康,从肝炎筛查开始,
无论肝癌有多凶险,
都可以通过尽早筛查来发现和预防。
注:图片源于网络侵删
声明:①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