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7月28日是世界卫生组织确定的“世界肝炎日”,年和年连续两年的活动主题均为“积极预防,主动检测,规范治疗,全面遏制肝炎危害”,旨在号召大家积极主动接种疫苗,主动体检了解自身健康状况,感染者接受规范的抗病毒治疗,全面遏制病毒性肝炎对人类健康的威胁。
病毒性肝炎是危害我国人民健康最严重的传染病之一,而乙型肝炎在各类病毒性肝炎中的发病数和死亡数最高,防控形势尤为严峻。
近期,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会向我县捐赠了乙肝表面抗原和表面抗体检测试剂,并从10月份开始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乙肝免费检测工作,现将部分乙肝防控热点知识跟大家一起分享:接种疫苗是预防乙肝最安全、最有效的途径1为什么要打乙肝疫苗?其实这问题的答案大家都知道——为了不感染乙肝呗!
只要是中国人,都能感受得到乙肝的恐怖:
全球感染过乙肝的人有20亿,慢性感染者2.4亿左右,有1/3在中国,约万。大概比算一下,16个人当中就有一个,大家看看此刻你身边有多少人……
每年因为乙肝相关疾病死亡人数大概70万左右,我国肝硬化及肝癌的患者,有60%及80%由乙肝引起的。
对于婴幼儿及5岁以下的儿童来说,感染了乙肝病毒,分别有90%-95%及25%-50%都会变成慢性感染,也就是说,乙肝病毒会伴随他/她的一生。
同时,由于感染乙肝所带来的对工作、婚姻、交友等各方面的影响,更是无法估量的。
注射小小的几针乙肝疫苗,这个性价比之高就不言而喻了。
2乙肝疫苗的使用人群①新生儿
②婴幼儿,15岁以下未免疫人群
③高危人群:如医务人员、经常接触血液的人员、高校大学生(尤其是医学院校学生)、托幼机构工作人员、HBsAg阳性者的家庭成员、救援人员(公安、司法、消防等)、接受血液透析或器官移植患者、经常接受输血或血液制品者、免疫功能低下者、性工作者、男男同性性行为、有多个性伴侣者和静脉内注射毒品者等。
3接种程序按“0-1-6”程序全程接种3剂次,其中第2、3剂次分别在首针1月和6月后接种。
新生儿特别是HBsAg阳性孕妇所生新生儿要在出生后尽早接种首针乙肝疫苗,原则上要在出生后24小时内完成。新生儿全程接种乙肝疫苗后约98%可产生保护性抗体;成人全程接种后阳转率较低,一般在80%-90%。
4对于HBsAg阳性母亲的新生儿如何采取正确的母婴阻断
断措施?能否母乳喂养?
对阳性母亲的新生儿,应在出生后24小时内尽早接种乙肝疫苗,同时在不同部位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剂量应不低于国际单位)。此后,间隔1个月和6个月分别接种第2和第3针乙肝疫苗。接种完3针乙肝疫苗1个月后,医院检测是否产生乙肝表面抗体!
新生儿在出生24小时内接种了首针乙肝疫苗并同时在不同部位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后,可接受母亲的哺乳。
5全程免疫后乙肝抗体阴性的补种初次接种未产生保护性抗体(指第3剂次后1~2月血清检测抗-HBs10mIU/ml,或抗-HBs定性检测为阴性),称为无应答;
乙肝疫苗初次免疫无应答者可重复接种3剂次乙肝疫苗,并于全程接种后1~2月查表面抗体;
如仍未阳转可再接种1剂次60微克乙肝疫苗;再次免疫后大约80%接种者可出现抗体阳转。
一般认为,乙肝疫苗免疫成功后,免疫保护可维持12年左右,期间无需进行加强免疫;但慢性乙肝感染者家属、肾透析病人等高危人群,仍建议定期进行检测,如发现抗-HBs消失或低于保护水平(10mIU/ml),建议接种1剂次乙肝疫苗。
6不同厂家和种类的乙肝疫苗可以相互替代使用目前我国用于儿童常规免疫的乙肝疫苗包括重组乙型肝炎疫苗(酿酒酵母,10ug)、重组乙型肝炎疫苗(汉逊酵母,10ug)、重组乙型肝炎疫苗(CHO细胞,10ug用于常规免疫,20ug用于母婴阻断),这些疫苗的抗原成分基本相同,均可刺激人体产生免疫反应,在常规免疫中可互相替代使用,更换疫苗不会对儿童健康带来影响。
7成人有必要接种乙肝疫苗吗?应该如何接种?虽然成人感染乙肝病毒后成为乙肝病毒携带者的风险较小,但仍有约5%的成人感染乙肝病毒后会变为乙肝病毒携带者。因此,对于成人中存在乙肝病毒暴露的高风险人群建议接种疫苗。
如果检测为五项血清学指标全部阴性,建议接种乙肝疫苗,接种剂量为20微克/剂次,按照“0、1、6月”免疫程序,接种3剂次。
8高危人群的乙肝暴露后处理医务人员、经常接触血液者常会因职业原因发生外伤而暴露于乙肝病毒。在意外接触HBV感染者的血液和体液后,可按照以下方法处理:
①血清学检测:应立即检测HBsAg、抗-HBs、ALT等,并在3和6个月内复查;
②主动和被动免疫:
如已接种过乙肝疫苗,且已知抗-HBs≥10mIU/ml者,可不进行特殊处理;
如未接种过乙肝疫苗,或虽接种过疫苗,但抗-HBs<10mIU/ml或抗-HBs水平不详,应立即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IU,并同时在不同部位接种1针乙肝疫苗(20μg),于1和6个月后分别接种第2和第3针乙肝疫苗(各20μg)。
乙肝检测要了解一个人的乙肝病毒感染状况需要查乙肝“两对半”。“两对半”指5个乙肝病毒血清学指标,具体指标包括:
如果已经做了乙肝两对半,一般认为:
HBsAg、抗-HBs和抗-HBc三项指标全阴者为乙肝易感者;
HBsAg阳性代表乙肝病毒现症感染,其接种乙肝疫苗后也不会产生抗体;
抗-HBs阳性代表体内已经有保护性抗体,不需要接种乙肝疫苗。
由此可知,无论是“大三阳”还是“小三阳”(HBsAg均阳性),都不必接种乙肝疫苗。但需要指出的是,接种乙肝疫苗前并不要求必须进行相关检测;即使已经感染乙肝病毒或者已经有保护性抗体,接种乙肝疫苗仍是安全的。
抗-HBc单独阳性(即HBsAg、抗-HBs阴性,抗-HBc阳性)是比较少见的情况,在社区人群中比例约为4%,其意义尚不完全清楚。因为抗-HBc抗体不是中和抗体,其阳性对机体没有保护能力,所以抗-HBc单独阳性者仍建议接种乙肝疫苗。人群观察结果显示,抗-HBc单独阳性者接种3剂次乙肝疫苗后可获得较好的免疫应答,但抗体阳转率和抗体水平低于健康人群。
“大三阳”的患者比“小三阳”患者病情严重吗?“大三阳”提示体内乙肝病毒复制活跃,病毒数量多,传染性较强;
“小三阳”提示病毒复制减少,病情趋于好转,近期有痊愈的可能,出现在慢性乙型肝炎时则表明病毒复制减少,传染性降低。
二者只是从病人体内乙肝病毒复制强弱的角度来说,与患者肝脏损伤程度和患病程度不一定成正比。
当前我县开展的乙肝免费检查项目有哪些,有何意义?开展的免费检测项目为:乙肝表面抗原(HBsAg)和表面抗体(HBsAb)。通过采集检测对象手指末梢血进行快速检测,可以初步判断是否有保护性抗体或被感染,从而采取相应措施。通过初筛,主要出现下列四种结果及建议:
制作:陈姝慧
审核:刘文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