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肝炎,估计大家都不陌生,甲、乙、丙、丁、戊都能与肝炎沾上边。但前两天,小编在吃饭时,听到一句话“XXX得了肝炎,以后千万不能一起吃饭,会传染,还会得肝癌”。话音刚落,周边一阵唏嘘。
肝癌,是医学界公认的癌中之王,全世界的发病率为74.83万,但大约55%的发病率在中国。而病毒性肝炎也是我国高危的因素。但真的得了肝炎,就一定会传染、癌变吗?并非如此。今天就给大家梳理一下“五大肝炎”的知识。
01
甲肝自限性疾病大多可以治愈
甲肝,可见于各个年龄层,但多见于儿童、青少年。
从传播途径来说,甲肝主要通过“粪——口”消化道传播,也就是带有病毒的粪便,若是污染了食物、水源等,健康人接触后可能通过手、口等途径而被传染。
但即便患上甲肝也不必过于担忧。因为甲肝属于自限性疾病,绝大多数患者可以在数周内恢复正常,且不会发展为慢性肝炎。但也不排除少数人可能出现急性重症肝炎,如出现频繁恶心呕吐、意识障碍等症状时,一定要及时采取治疗措施。
戊肝,和甲肝有很大的相似性,它也是通过“粪——口”传播,且不会发展为慢性肝炎,大多数的患者预后较好,但要注意的是:戊肝,在孕妇中的死亡率可达20%,一定要引起重视。
02
中国是乙肝大国
乙肝是乙型病毒性肝炎的简称,又称乙型肝炎,乙型肝炎病毒(HBV)主要感染肝细胞,引起肝脏疾病。乙型肝炎病毒表面含有表面抗原,它是乙型肝炎病毒的外壳,它包裹病毒的核酸。
乙型肝炎病毒进入肝细胞时,先脱去外壳,病毒核酸就进入肝细胞核内,形成一个双螺旋的中间产物(cccDNA),它的寿命较长,在肝细胞内可存活很长时间。抗病毒药物对cccDNA很难抑制,所以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需要长期抗病毒治疗。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呈世界性流行,据世界卫生组织报道,全球约20亿人曾感染过乙肝病毒,其中3.5亿人为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我国属于乙肝高流行国家,有1.2亿乙肝病毒感染者,其中慢性乙肝患者(即感染了乙肝病毒,且出现肝损害)万人。
乙肝的传播途径
1、血液传播:
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乙肝病毒经血液传播主要是通过输血和血液制品(如白蛋白、凝血因子等)传播。自80年代后,对献血员进行乙肝病毒表面抗原筛查后,这种现象已经很少发生。
目前,乙肝病毒经血液传播主要是通过未经严格消毒的医疗器械(如牙科器械、内镜)、侵入性诊疗操作(采血针、针灸针)和手术、不安全注射(吸毒者共用注射器)等。
此外,在修足、纹身、扎耳环的过程中,如果消毒不彻底,也可传播。医务人员在诊疗工作中,被患者血液污染的医疗器具意外刺伤,也可传播。
2、母婴传播:
母婴传播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垂直传播(宫内感染),另外一方面就是水平传播(分娩期及产后感染)。大家一直认为母婴传播就是垂直传播,其实不然。在宫内传播引起的只占10%,不是很高。
母婴传播主要的是在围生期(产道感染)和出生后的密切生活接触(哺乳时乳头皲裂等)水平传播。我国慢性乙肝感染者约30-50%通过母婴传播。
3、性传播:
因为精液、阴道分泌物、唾液等均含有乙肝病毒,所以无保护性接触可以传播乙肝病毒,尤其多个性伴侣,危险性较高。
4、密切的日常生活接触传播:
含有乙肝病毒的血液、唾液、乳汁、阴道分泌物等通过黏膜或皮肤微小的擦伤裂口进入易感者的机体也可能造成乙肝病毒传播。
比如:当健康一方患有口腔溃疡类疾病时,因口腔内黏膜破裂,此时与乙肝患者接吻,会导致乙肝病毒通过唾液而产生感染,使健康一方感染乙肝。虽然此种传统的概率极低,但存在被感染乙肝的可能,不得不引起重视。
再比如:乙肝病毒感染者的创伤出血、月经血、痔疮血可以污染家庭环境;与之共用牙刷、口杯、毛巾和剃刀、尤其是口对口喂小儿,亦会引起传播可能。
5、父婴传播:
很多家庭中,人们还发现患有乙肝的父亲也会将病毒传染给孩子。研究显示:其传播率约为30%,与母婴垂直传播相当,父方血清、精液病毒高载量为主要危险因素。
03
丙肝沉默的杀手
现在,丙肝也是一种流行甚广的传染病,也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和公共卫生问题。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全球丙型的感染率约为3%,每年死于丙肝的人数高达35万。
丙肝是由丙型肝炎病毒(HCV)引起的传染病。丙肝病毒的传染性要稍弱于乙肝病毒。但丙肝病毒引起的肝炎,更容易发展成慢性肝炎,约50%~80%的感染者会发展成慢性丙型肝炎。当合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时,更容易发生肝硬化。
04
丁肝与乙肝关系密切
丁型肝炎病毒是一种缺陷病毒,它需要与乙型肝炎病毒同时感染或是重叠感染,才会引起慢性感染。
也就是说,如果没有乙肝病毒,丁肝病毒即使在体内也不会作恶,但若两种病毒重叠感染,就会加大肝损伤,加重病情发展。
05
戊肝知多少
戊肝是指体内感染了戊型病毒性肝炎而引起的一种传染病,戊肝患者发病年龄比较大,主要是以20岁以上的青壮年发病率较高,戊肝多发于高温多雨季节,戊肝的流行和水源污染程度有关,戊肝的潜伏期较长,一般为2~9周,多数戊肝的病例比较轻,戊肝的传染途径是粪-口。
各种肝炎的预防方法
1
甲肝
1、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前便后洗手
2、最好实行分餐,共用的餐具要消毒
3、生食与熟食切菜板、刀具和贮藏容器不能混用
4、早期发现患者,需要隔离患者
2
乙肝
1、接种乙肝疫苗
2、不以任何方式吸毒
3、不与他人共用剃须刀、牙刷等
4、不接触未经严格检验的血液或血制品
5、不使用消毒不严格的医疗器具进行诊疗
6、洁身自爱、性伴侣稳定更好
3
丙肝
1、拒绝不洁用血(输血)
2、要到正规的医疗服务等机构,确保使用的医疗器械和有关用具是经过严格消毒的
3、若性伴侣为丙肝病毒感染者,性生活时请正确使用安全套
4、远离毒品
4
丁肝
1、接种乙肝疫苗可以间接预防丁肝
2、只接受正规途径的输血
3、针刺或注射时使用一次性医疗用具,或一用一消毒,防止医源性传播
5
戊肝
目前的戊肝预防与甲肝预防一样,重点防“病从口入”,注意饮食卫生。如:
1、不喝生水
2、生吃蔬菜、水果时要洗干净
3、肉类、贝壳类海产品应煮熟烧透,不吃半生不熟的羊肉串等烧烤食品
4、不在不卫生的摊点吃饭等
得了肝炎就一定会得肝癌吗很多人听过这样一种说法,“肝炎——肝硬化——肝癌”,称这个为“肝癌三部曲”。那么,得了乙肝,就一定会走向肝癌吗?
医院专家提醒:肝炎、肝硬化和肝癌确实有着密切关系。但只要早期控制得好,有相当比例是不会最终走向肝癌的,即使是肝硬化最终发展到肝癌的也只是一部分。
定期做检查,了解和监测病情,积极地去治疗还是不会发展到不可救的地步。
要注意,肝癌的早期通常没有什么症状,一发现就是晚期。这是因为肝包膜有神经,内部有肿瘤的话不会感觉到痛,另外,除非肿瘤很大,肝功能才会有所下降。
但是如果出现肚子鼓起来有腹水、黄疸、皮肤或眼睛发黄,或者没吃啥东西总觉得饱了,排除其他原因有可能是肝癌症状。
出诊专家
扫码预约
关于肝炎,您和家人都了解了吗
千万别再盲目误会他人的病情了
也别带“有色眼镜”
推荐阅读
刚刚,医院“健康你我TA”重磅惠民福利发布!
点下方“阅读原文”,在线咨询、预约挂号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