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一拿到体检报告就头大,看到一堆箭头上上下下的,也不知道自己到底怎么了?就算咨询完医生,也听的糊里糊涂,要不心存疑虑地打道回府,要不就开了一兜子药回家变药罐子!
所以!!!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
体检报告上的那些指标到底有哪些含义?
不管这些指标是不是代表有病!!
必须要弄个明白!
大生化指标
总胆固醇总胆固醇水平主要取决于遗传因素和生活方式,在体内有许多重要功能。胆固醇是合成肾上腺皮质激素、性激素、胆汁酸及维生素D等生理活性物质的重要原料,也是构成细胞膜的主要成分。肝脏是合成和贮存的主要器官。
相关疾病:
总胆固醇高:导致高胆固醇血症、冠心病、糖尿病、脑血栓、中风等,肝硬化等。
总胆固醇低:多是由于肝细胞受损以后,肝功能发生异常,胆汁等的排泄受阻,导致总胆固醇降低。
调理方法:
总胆固醇偏高的患者应摄入足量的维生素C,如柑橘类水果、花椰菜、草莓和深绿色多叶蔬菜等;含有纤维的食物,如蘑菇、木耳、海带、裙带菜、洋葱、南瓜、地瓜等;大豆制品,如大豆、小豆、绿豆、豌豆、蚕豆等。
甘油三酯如果甘油三酯过量,囤积于皮下就会使身体肥胖,囤积于血管壁则造成动脉硬化,囤积于心脏就会导致心脏肥大,囤积于肝脏则会造成脂肪肝,是衡量身体是否健康的一个重要指标。
相关疾病:
动脉粥样硬化。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可通俗地理解为"好"胆固醇,可以减少患冠状动脉心脏病的危险,如果指标偏低,患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性越大。
相关疾病:
动脉粥样硬化。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可通俗地理解为"坏"胆固醇,它的水平升高会增加患冠心病、诱发急性心肌梗死的概率。但这个指标不是越低越好,偏低可能是营养不良或得了慢性贫血等疾病。
相关疾病:
动脉粥样硬化、慢性贫血。
肌酸激酶肌酸激酶主要存在于细胞质和线粒体中,是一个与细胞内能量运转、肌肉收缩、ATP再生有直接关系的重要激酶。
相关疾病:
肌酸激酶活性测定可以用于骨骼肌疾病及心肌疾病的诊断。
肌酸激酶同工酶MB肌酸激酶是实验室检查的重要指标之一。是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重要标准。
相关疾病:
常见于急性心肌梗死、骨骼肌损伤、外伤、剧烈锻炼,横纹肌肉瘤患者。
乳酸脱氢酶乳酸脱氢酶几乎存在于所有组织中,以心、骨骼肌和肾脏最丰富,其次为肝、脾、胰腺、脑、肺脏等。
相关疾病:
乳酸脱氢酶增高主要见于心肌梗死、肝炎、恶性肿瘤、肺梗塞、白血病、溶血性贫血、肾脏疾病、进行性肌萎缩等。
谷丙转氨酶谷丙转氨酶高,会导致肝细胞发生炎症病变,引起细胞肿胀、坏死或肝细胞膜通透性增高等,均可使谷丙转氨酶释放于血液循环中,而使血清谷丙转氨酶增高。
大量喝酒、食用某些食物也会引起肝功能短时间损害。
谷草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是转氨酶中比较重要的一种。是医学临床上肝功能检查的指标,谷草转氨酶偏高代表肝脏受到损害。
相关疾病:
各种病毒性肝炎、肝硬变,肝脓肿、肝结核、肝癌、脂肪肝、酒精肝等。
γ谷氨酰转肽酶(TB)γ-谷氨酰转肽酶广泛分布于人体组织中,肾内最多,其次为胰和肝。
相关疾病:
急性肝炎、慢性肝炎、胆道感染、肝硬化及其他心肌梗塞、急性胰腺炎等疾病,均会导致γ-谷氨酰转肽酶数值升高。
碱性磷酸酶碱性磷酸酶广泛分布于人体肝脏、骨骼、肠、肾等组织,经肝脏排出。主要用于骨骼、肝胆系统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尤其是黄疸的鉴别诊断。
总胆汁酸总胆汁酸偏高提示肝细胞发生病变。由于胆汁酸是由胆固醇形成的,所以可以通过控制胆固醇的摄入来控制胆汁酸浓度。
相关疾病:
常见于急慢性病毒性肝炎、胆汁瘀滞、慢性乙醇中毒、肝硬化、原发性肝癌、胆道梗塞等。
胆碱酯酶胆碱酯酶是一种水解酶。
相关疾病:
数值增高,与神经系统疾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糖尿病、高血压、支气管哮喘、Ⅳ型高脂蛋白血症、肾功能衰竭等有关。
数值减低:与有机磷中毒、肝炎、肝硬化、营养不良、恶性贫血、急性感染、心肌梗死、肺梗死、肌肉损伤、慢性肾炎、皮炎等有关。
总蛋白一般人的总蛋白会在一个合理区间内,假如超出这个区间,说明肝脏有一定的受损,需要结合其他指标做进一步检查判断。
相关疾病:
判断营养状态、肝脏功能、肾脏功能、有无感染等。
白蛋白/球蛋白白蛋白在肝脏内制造,肝功能受损严重时白蛋白减少。
球蛋白是机体免疫器官制造的,当体内存在病毒等抗原时增加。
相关疾病:
慢性肝炎、肝硬化、肝功能不全、肾病(蛋白尿)等病,会导致白蛋白球蛋白比值下降。
总胆红素总胆红素主要来自血中衰老的红细胞,总胆红素升高就是人们常说的黄疸。
相关疾病:
胆囊炎、胆囊息肉、胆道阻塞、胆汁淤积、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肝癌、急性黄疸、慢性肝炎、溶血性黄疸、胆结石、胰头癌等都会引起总胆红素偏高。总胆红素偏高对肝脏是有损害的,长期如此可能会引起肝区疼痛。
直接胆红素直接胆红素主要用于鉴别黄疸的类型。其数值升高,说明经肝细胞处理和处理后胆红素从胆道的排泄发生障碍。
相关疾病:
肝内及肝外阻塞性黄疸、胰头癌、毛细胆管型肝炎、其他胆汁瘀滞综合征等。
调理方法:
1、饮食宜清淡,如豆类制品,鱼类、蔬菜、水果等,含有大量的维生素A、B、C、E、有较好的抗氧化功能且易消化吸收。
2、宜多食海鲜、香菇、芝麻、核桃、大枣、瘦肉及动物肝脏等食物。忌饮酒,忌过多甜食。
3、饭后宜卧床休息1-2小时,保证肝脏得到充足的血液供应,有利于肝细胞修复。
尿素(氮)尿素氮是肾功能的最重要指标之一,尿素氮数值的高与低反映着肾脏功能的好与坏。
相关疾病:
尿毒症、急性肾炎、慢性肾炎、中毒性肾炎、严重肾盂肾炎、肾结核、肾血管硬化症、先天性多囊肾和肾肿瘤等
调理方法:
1、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补充优质蛋白、全谷类食物、多吃粗粮和薯类、碱性食物、红色的食物。
2、少吃:动物内脏、脂肪、海鲜、肉类、扁豆、花生、菠菜等。
3、宜:每天大量饮水-毫升,增加尿量,促进尿酸排出。
4、忌:烟酒,尤其是啤酒,因为酒精容易导致体内乳酸堆积,诱发痛风,
5、避免:过度劳累、紧张、寒冷、潮湿及关节损伤等诱发原因;
6、用药:控制尿酸排出药物的使用,如某些降压药、利尿药、水杨酸类等药物。及时服用碳酸氢钠,可以防止或减轻发作。
血肌酐血肌酐是肾功能的最重要指标之一,反映肾脏功能的好与坏。肌酐源于肉类食物在体内的代谢和体内肌肉组织的代谢。血肌酐值高时说明患者的肾功能出现了问题,肾脏代谢废物的能力下降,体内的一些有害毒素不能正常的排出体外。
相关疾病:
高钾血症、高尿酸血症、高脂血症、低蛋白血症、代谢性酸中毒等并发症。
调理方法:
控制盐的摄入量,应当低盐,甚至无盐饮食。
摄入多种维生素,如维生素A,维生素B2、维生素C的食物。
选用富含高质量的优质蛋白饮食,精准蛋白摄入量。
特别注意:
血肌酐值并不能及时、准切地反映出肾功能的状况。当人体肾脏的大部分遭受病理损伤,肾小球滤过率下降比例较大时(超过50%),此时血肌酐值升高的情况才可能在临床上显现出来。因此,人们常规观念认为的那种,“血肌酐值正常,说明肾脏没事”这一个误区。
血尿酸血尿酸是体内的老旧细胞,还有食物中的嘌呤(嘌呤是DNA和RNA的构成成分)在体内新陈代谢过程中的分解产物,经肾脏排出。尿酸长期增高可致痛风及泌尿系统结石和肾功损害。
相关疾病:
血尿酸增高:痛风、急性或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结核、肾盂积水、子痫、慢性白血病、红细胞增多症、尿毒症肾炎、甲状腺功能减低、多发性骨髓瘤、白血病、妊娠反应、红细胞增多症。
血尿酸减低:恶性贫血、Fanconi综合征等。
调理方法:
饮食应以素为主,尽量少吃荤油,多选用富含维生素B1及维生素C的食物、水果及各种植物油。
严格控制动物内脏、鱼皮海鲜类、干豆和坚果、各种肉汤、一些蔬菜(龙须菜、芹菜、菜花、菠菜)等摄入量
多喝水,使尿酸顺利排泄。
少饮酒,因为酒在人体内代谢产生乳酸,影响尿酸排泄。
血钙血钙主要指血浆钙,与人体许多重要功能有关。
低血钙患者多有步态不协调,全身无力,头痛等症状,易诱发手脚抽筋,。
高血钙的不适症如:食欲不振、情感淡漠、脆弱、周身疲惫乏力,骨痛,关节痛、便秘、心律紊乱,嗜睡,非规律性搐搦、多尿、搔痒、手足麻木等均与血钙增高有关。
相关疾病:
低血钙:癫痫,佝偻,严重的可能诱发心律失常。
高血钙:骨痛,关节痛、便秘、心律紊乱,嗜睡,非规律性搐搦、多尿、搔痒、手足麻木等。
调理方法:
低血钙:多吃富含钙质及优质蛋白的食物。奶、奶制品及豆类、豆制品含钙较多,鱼、鸡、牛肉、虾皮、海鲜、干贝、海带、紫菜、骨头汤等补钙也行。
高血钙:限制钙的摄入,补充足量水分,及时就医。
血磷血磷主要是指血中的无机磷。
相关疾病:
是引起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钙磷沉积变化、维生素D代谢障碍、肾性骨病的重要因素。
与冠状动脉、心瓣膜钙化等严重心血管并发症密切相关。
血镁血镁主要是指血中的镁,主要由肾脏调节。
相关疾病:
缺镁早期表现常有厌食、恶心、呕吐、衰弱及淡漠。
缺镁加重可有记忆力减退、精神紧张、易激动、神志不清、烦躁不安、手足徐动症样运动。
严重缺镁时,可有癫痫样发作。
血钠是指血清中钠离子浓度。
钠离子是细胞外液(如血液)中最多的阳离子,对保持细胞外液容量、调节酸碱平衡、维持正常渗透压和细胞生理功能有重要意义,钠平衡紊乱常伴有水平衡紊乱。水与钠的正常代谢及平衡是维持人体内环境稳定的重要因素。
相关疾病:
病理性降低:幽门梗阻、呕吐、腹泻。
病理性增高:肾功能失常、潴钠性水肿、心脏病、心力衰竭、肝硬化、肾病等。
血钾人体内的钾主要来源于食物,钾在4h内即有90%从肾排出体外。钾离子大部分(98%)存在于细胞内,少量存在于细胞外液,且浓度恒定。
相关疾病:
高血钾和低血钾均会表现有为肌无力和发作性软瘫、心律失常、缺钾性肾病、糖耐量减退、儿童生长发育延迟、食欲缺乏、腹胀、恶心和便秘等症状表现。
空腹血糖血液中的糖分就是血糖。它偏高和偏低都会带来不良的影响。
相关疾病:
低血糖会引起记忆力减退、反应迟钝等症状,诱发脑血管意外,心律失常及心肌梗塞。
高血糖则会引发血管病变、糖尿病等症状。
简单、易学、轻松、有劲——“五行健康操”你是否因为肥胖、三高等代谢综合征而感到烦恼痛苦?你是否常在健身房大汗淋漓,但是觉得运动是一件很麻烦折磨的事情?你又是否因为平时工作太忙,对运动感到力不从心?
其实运动哪有那么麻烦,学会“五行健康操”,让你分分钟感受到运动的乐趣,瘦下来!
减肥神操这年头健康操能减肥?
不是骗人的吧~
“五行健康操”这个名字在年轻人的眼里着实不够时尚,还带着一点养生的感觉——不会是老头老太太跳的什么太极操吧?还真说对了一点,这个健康操还真的跟太极沾了点边!
“五行健康操”是吴德胜老师参考国术、香功以及韵律操三大体育项目编排而成的,同时也是根据防癌健康新观念而设计的。而吴德胜老师就是太极传人之一,来自台湾。
为什么要创造这个健康操呢?就是由于现代人生活的越来越好,在饮食方面吃得太多、太好,在平时又缺乏运动,缺乏体育锻炼,导致身体素质越来越差,体型变得越来越胖。“五行健康操”则解决了这一点,动作相当的简单,很容易学会,而且做起来有劲。
所以说这个健康操只是给老头老太太做的同学可以歇歇了。只要是平时不爱运动,饮食上又不注意的人,就统统适合。那又为什么说它可以帮助大家减重呢?
健康神操说点其他室内操没有的
独一无二
我们都知道,当人缺乏运动之后,肥胖、三高等慢性病是一定会找上门,而慢性病最后会演化成心脑血管病。所以,不运动会演变为肥胖,而肥胖最后会演化为一个血管系统整体的代谢综合征。那么针对肥胖、三高最好的运动方式是怎样的?
?每天坚持
?温和的有氧运动
?时间不要太久,每天半个小时左右
很多同学会说,但是其他的室内操也可以帮助大家活动四肢,甚至一些减肥操跳过之后,还会大汗淋漓,岂不是效果更好?
脂肪氧化分解会产热,使体温升高。但是不只脂肪,你身体所有的能源物质都在同时供能,进而会引起排汗等一系列反应,并非是脂肪能直接变成汗液排出体外。
排汗不代表运动效果,如果你穿了不透气的衣服来增加排汗,那你就是自残了,如果再加上你运动中不喝水,那你基本上就是自杀了。因为你的身体会严重脱水。也就是运动性脱水。尤其是对于一些过于肥胖或者患有慢性病的人来说,为了出汗而过度运动更是了不得。会加剧人体一些器官的磨损和造成部分生理功能失调,加大心脏负荷,容易犯病。
而“五行健康操”,无论是时间上还是运动强度上,都完美符合以上所有要求。
?首先从时间上来说,完整地做一遍健康操是五分钟,重复三遍就是十五分钟,上、下午共做两次,加起来就是半个小时。完美符合时间上的要求。
?同时符合心血管系统要求的运动频率。针对心血管系统疾病的运动效果,要求血液要相对快速地流动,这样的话我们的运动频率相对也要稍快。而“五行健康操”的运动频率可不像慢悠悠的太极,是快频率震动的,但是又不会像一些减肥操一样过度追求高频率,让人累得喘不上气。
?另外,“五行健康操”符合人体的运动规律。因为对我们人体来说,最符合气血运行规律的运动有四种:
?螺旋运动
?旋转运动
?拉伸运动
?共振运动
“五行健康操”就是这四种运动方式非常好的有机结合。每个小节基本上都是在旋转或者是螺旋我们身体的某个部位,同时在所有的动作里面双膝都是微屈的。这样的姿势是最放松的,同时也容易起到一个共振作用。
而且基本上所有的小节都有螺旋和拉伸动作,可以活动到身体上基本所有的部位:腰、肩、颈部、头部,包括双手双脚和双手的关节。
?最牛的一点——设计的时候充分考虑到了现代人的生活特点,比如现代人的运动时间不会太长,而且地点受限。“五行健康操”不像一些减肥操比较挑剔场合,它在办公室都可以做,而且对穿衣服没什么要求。虽然有起跳动作,但是不会超过两平米左右的空间,非常适合现代人。
结合传统文化道家的思想
很多人其实会觉得有些动作有点奇怪,做操的时候手是需要一抓一甩的,这是为什么?其实这是汲取了道家的一些运动养生的思想。道家一直有一个观念就是类似于交换能量,就是把身上的浊气或是负能量抓出来然后甩出去,所以“五行健康操”也用了这方面的一个概念。很多人做完了健康操,会觉得身体非常轻松,提升正能量。这就是因为“五行健康操”有点扶正祛邪的感觉。
你知道为啥叫“五行健康操”吗?
很多人会问,为啥会叫这样一个名字?看上去好像和五行没什么关系啊。其实这套操做起来你就会发现,它是遵循上、下、左、右、中,这样循环往复的顺序的。而我们身体是有五行的,左青龙、右白虎、上朱雀、下玄武、中间土。金、木、水、火、土,在我们身上都有展现。健康操也考虑了这一点,经常有动作会上、下、左、右、中这样的循环往复,故取名“五行健康操”。
可见“五行健康操”是一个符合人体运动规律的,集健康、养生、减重于一体的健康神操。但是很多人还会质疑它的效果,如果最适合人体的运动还不能帮助你减掉垃圾、恢复健康,我真不知道还有什么样的运动能做到了。偷偷告诉你,加入“逯博士健康管理计划”,恢复健康并且体态变美的人有十多万。他们每天都在做这个健康操,你说它效果好不?
肠道微生态:有望揭开慢性病神秘面纱俗话说“病从口入”,是否有道理?中医理论讲究“药食同源”、“阴阳平衡”,中国医学从很早就注意到了饮食、营养对于健康与疾病的重要影响。随着人们对消化道微生态研究的逐渐深入,肠道微生态的构成及其对健康与疾病,包括肥胖、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肠道炎症、神经系统疾病等慢性病的影响正在逐渐揭开其神秘的面纱。
肠道微生物可被成为肠道的另一“器官”,有百万亿微生物定居在肠道内,对宿主的肠道环境甚至整个个体产生重要的影响,与其定居环境共称为“肠道微生态”。虽然,肠道微生物的细胞数量仅有个体细胞数量的10倍,但是其基因编码数量是人类的倍以上,所以肠道微生物及其编码分子有巨大的潜能影响肠道环境和系统环境。
肠道是人体消化吸收营养的“供应站”,管理好肠道是控制慢性疾病的关键途径。除此之外,肠道还是机体免疫应答的重要场所。据文献介绍,肠道相关淋巴组织,其由集合淋巴结、独立淋巴滤泡、肠系膜淋巴结等组成,占了人体免疫系统的80%左右;而且人体70%的sIgA位于肠道之内。可见,肠道具有巨大的免疫潜能,可以有效地抵抗病原体毒素及其代谢物的入侵。而肠道细菌,无论是在能量利用方面还是在肠道粘膜免疫系统成熟方面均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比如说,Ruminococcusbromii、Roseburiaintestinalis可以分解机体难以利用的膳食纤维,产生短链脂肪酸,后者既是肠道上皮细胞的能量利用来源,也可以被其他共生菌所利用,而且SCFA对上皮屏障的完整和修复具有重要的作用。而且,这些微生物的存在大大的扩大了人类个体可以利用的食物范围,从某种意义上,是促进了肠道的人类的进化。
肠道微生态与肥胖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肥胖的人越来越多,而且有逐年增加的趋势。它不但影响个人的形象,而且是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的高危因素。所以,其越来越受到科学工作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