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型病毒性肝炎,耳穴配合西药治疗效率高

戊型病毒性肝炎是经过消化道传播的一种病毒性肝炎,目前有增加趋势。

中医学认为病毒性肝炎的病因是感受外界湿热或时行疫毒之邪,加之人体正气素虚,湿热或疫毒则可乘虚而人,蕴结中焦,导致脾失运化。

胃失和降,肝失条达而发病。而黄疸主要归之于中医学的急黄、阳黄、阴黄等类型。其因病机主要以湿热过盛和瘀血发黄为主。治法主要有清热利湿、活血化瘀等。

医院中西医结合科为探索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戊型病毒性肝炎的有效方法,从年12月~年11月,采用耳穴贴压疗法治疗本病36例。

01

资料与方法

1.1病例选择

两组共74例,均为医院中西医结合科住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病原学检测均为单纯戊型肝炎,两组间一般临床资料无显著性差异,具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两组均采用西药对症治疗。治疗组加用耳穴贴压治疗(压丸法),在耳穴表面贴敷压丸。耳部穴位采用年“国际穴名标准化方案”。

具体方法:

以正方形胶布内粘1粒王不留行籽,贴压于耳的肝、胆、脾、胃等穴上,手压,以有痛感但能忍受为原则。

每穴内外对应压丸,自行按压3次,每穴按压60s/次。每3~4min替换1次,两耳交替使用,每周2次,1个月为1个疗程。

1.3疗效评定显效:

正常:临床症状、体征消失。

有效:ALT、AST、TBil、DBil均明显下降,临床症状、体征明显减轻。

无效:ALT、AST、TBil、DBil未降低或升高,症状、体征无缓解或加重。

02

结果

2.1两组治疗前后肝功能变化情况见表1。

2.2两组疗效比较治疗组显效28例,有效7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7.22%;对照组分别为20例、14例、4例,总有效率为89.47%。

03

结语

耳穴诊治疗法具有简便易行、疗效显著的特点。

其中,肝、胆为治疗本病的要穴,肝具疏肝理气之功。胆经与肝经相表里,胆具疏肝利胆,理气止痛之效。加脾以健脾化湿,加胃以和胃理气。

且王不留行有活血通络作用,故用其贴压耳穴能加速肝功能恢复。

参考文献:针灸与推拿;作者:宓余强,魏荣环,藏隽。

五年来,耳雅堂始终致力于耳穴疗法的推广,帮助万千家庭治疗疾病,做自己的家庭医生,提高健康水平。

耳小雅在课堂上等你,等你用行动去证明!

耳小雅希望大家在学习中医的道路上学以致用、自利利他!

同时也希望朋友们能够多多转发文章、点赞、留言让更多的人了解耳穴疗法!

如果老学员有耳穴的效果反馈,欢迎告知妙新老师!我们会做成实践之星的系列,让更多的人能够因耳穴而受益。

版权声明: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采集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本文未经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转载,如转载以及内容合作,请于

转载请注明:http://www.gackc.com/jbtz/129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