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7月28日是世界卫生组织确定的第十个“世界肝炎日”。“积极预防,主动检测,规范治疗,全面遏制肝炎危害”,积极主动接种肝炎疫苗,主动进行体检了解肝脏健康状况,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接受规范的抗病毒治疗,全面遏制病毒性肝炎对人类健康的威胁。病毒性肝炎:是由多种肝炎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具有传染性强、传播途径复杂、流行面广泛,发病率较高等特点。临床上主要表现为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肝肿大及肝功能损害,部分病人可有黄疸和发热。有些患者出现荨麻疹、关节痛或上呼吸道症状,病毒性肝炎分甲型、乙型、丙型,丁型和戊型肝炎五种。各型之间无交叉免疫,可同时或先后感染,混合感染或重叠感染,使症状加重
年,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到年消除病毒性肝炎作为公共卫生威胁的目标。年,原国家卫生计生委等11个部委联合下发了《中国病毒性肝炎-年行动计划》,提出在继续做好适龄儿童甲肝和乙肝疫苗接种的同时,要加强高风险人群病毒性肝炎疫苗的接种。
●病毒性肝炎高风险人群包括哪几类?●1、因家庭、工作、生活等原因易感染肝炎病毒的人群
2、感染肝炎病毒预后比较差的人群
3、感染肝炎病毒后易将病毒传播给他人的人群
●乙肝高风险人群有哪些?●《中国病毒性肝炎-年行动计划》,甲肝感染的高风险人群主要包括:
1、医务人员
2、经常接触或暴露血液人员
3、托幼机构工作人员
4、器官移植患者
5、经常接受输血或血液制品者
6,免疫功能低下者
7、职业易发生外伤者
8、甲肝病毒表面抗原阳性者家庭成员
此外,慢性肝病感染者、甲肝高流行区的居住者和旅行者也是甲肝的高风险人群。
●甲肝高风险人群有哪些?●《中国病毒性肝炎-年行动计划》,乙肝感染的高风险人群主要包括:
1、医务人员
2、经常接触或暴露血液人员
3、托幼机构工作人员
4、器官移植患者
5、经常接受输血或血液制品者
6、免疫功能低下者
7、职业易发生外伤者
8、乙肝病毒表面抗原阳性者家庭成员
9、多性伴者等乙肝疫苗接种
此外,慢性丙肝感染者、乙肝高流行区的居住者和旅行者也是乙肝的高风险人
●肝炎的传播方式有哪些?●甲型病毒性肝炎和戊型病毒性肝炎以粪一口传播为主,常见发热,黄疽,呈急性经过,罕见迁延成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和丙型病毒性肝炎,多经输血或血制品以及密切接触传播,易迁延发展成慢性,甚至肝硬化,已证实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与肝癌有一定关系,丁型病毒性肝炎需依赖于乙型肝炎病毒而存在并复制,常与乙型肝炎病毒呈混合感染或在乙型肝炎病毒阳性的慢性乙肝病程中重叠感染。
健康状况良好的高风险人群,如何接种甲肝疫苗?
1、可自主选择接种甲肝减毒活疫苗或者甲肝灭活疫苗。
2、甲肝减毒活疫苗接种1剂次,甲肝灭活疫苗接种间隔6个月接种2剂次。甲肝灭活疫苗第2剂次的接种时间对于免后抗体的产生似乎并不重要。研究发现,0、6月,0、12月和0、18月三种程序接种甲肝灭活疫苗最终的抗体水平相似;第2针接种延续到2年后仍可获得较高的抗体阳转率。
免疫功能低下者,如何接种甲肝疫苗?1、免疫功能低下者只能接种甲肝灭活疫苗,而不能接种甲肝减毒活疫苗。在第1剂次接种后4周增加1剂次接种,可以提高免疫功能低下者的抗体反应。
2、HIV感染儿童可按照免疫程序接种2剂次灭活甲肝疫苗。
3、我国目前对成年HIV感染者尚无甲肝疫苗接种推荐。目前美国并不推荐HIV感染者接种甲肝疫苗,主要原因是HIV感染者接种甲肝疫苗免疫原性比较低。
健康状况良好的高风险人群,如何接种乙肝疫苗?可以按照常规的0-1-6程序完成接种,即全程接种3剂次,第2、3剂次接种分别于第1剂次接种后第1个月和第6个月。
高风险人群如何接种戊肝疫苗?目前全球上市使用的戊型肝炎疫苗仅1种,为我国自主研发、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疫苗。该疫苗仅用于16岁及以上人群,推荐免疫程序为0-1-6程序,即全程免疫3剂次,第1剂次后1月和6月分别接种第2、3剂次;以上高风险人群可按照以上程序完成全程接种。有研究显示,与常规免疫程序(0,1,6月)相比,戊肝加速免疫程序(0,7,21天接种)亦有良好的免疫安全性和免疫效果,如需要短期获得保护可以选择该程序。
理县疾控中心
年7月28日
END获取更多信息
请下载理县融媒体中心客户端
扫码下载主管:中共理县县委宣传部
出品:理县融媒体中心
监制:唐彬
审核:蔡勇
编辑:周琴璐
“微理县”∣传播理县的声音!长按,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