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家庭内预防病毒性肝炎,你想知道的那些

北京中科助力白癜风康复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8%98%E4%BA%91%E6%B6%9B/21900249?fr=aladdin

我国是病毒性肝炎大国,目前,病毒性肝炎仍然是我国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尤其是乙型肝炎,人口基数庞大,以上海为例,平均每18个人中就有一个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但是病毒性肝炎是可防、可控、可治的,所以我们完全不用害怕,只要掌握了正确的方法,消除病毒性肝炎指日可待。

那么我们今天就来看看,如果家庭内有人感染了病毒性感染,我们该做哪些事儿呢?

1.病毒性肝炎患者,如何判断自己是否具有传染性?

我们知道病毒性肝炎常见有甲、乙、丙、丁、戊五型肝炎,不同型别肝炎应区别看待。

对于急性甲肝和戊肝患者,在潜伏期末、发病早期就具有传染性,一般至黄疸出现2~3周后传染性消失。在此期间,患者接触过的餐饮具和患者的排泄物应该严格消毒处理,以防通过粪口途径把病毒传播给易感者。

对于乙型、丙型、丁型肝炎患者,医院检测相应的病毒DNA或RNA;若HBVDNA水平在拷贝/ml以上,HCVRNA或HDVRNA阳性,表明患者有相应型别病毒性肝炎的传染性,患者可以通过血液、性传播、母婴传播等途径把病毒性肝炎传播给易感者。

2.如果家人、朋友感染了乙型肝炎病毒,我该怎么办呢?

首先,我们不能歧视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应该知道日常的生活接触(比如吃饭、办公、交谈、握手、拥抱、亲吻、打喷嚏等行为)均不会传播乙型肝炎病毒。乙型肝炎主要经过血液、母婴以及性接触传播。人体常因为破损的皮肤或黏膜接触被肝炎病毒感染的血液或体液而感染。

家人朋友中如有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我们一定要做到以下几点:①不共用牙刷、剃须刀、搓澡巾等生活用品。②鼓励患者积极进行规范化抗病毒治疗,减少体内病毒载量,从而降低传染给家人的风险。③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种免费的乙型肝炎疫苗。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建议病毒性肝炎患者的家庭成员进行血清HBsAg、抗-HBs和抗-HBc等乙型肝炎免疫指标的检测,对于三项指标均阴性者推荐接种乙型肝炎疫苗。

3.洗手能预防病毒性肝炎吗?

是的,洗手可以预防病毒性肝炎,尤其是通过消化道途径传播的甲型和戊型肝炎。

但是,洗手并不是简单的擦擦肥皂就能搞定,需要使用手消毒剂进行消毒。而且需要掌握正确的洗手方法。

让我们一起学习“六步洗手法”的口诀。第一步:掌心对搓;第二步:手心手背交替搓;第三步:双手交叉搓指缝;第四步:弯曲互握搓关节;第五步:交替揉搓大拇指;第六步:指尖并拢搓掌心。防止“病从口入”,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应从小培养。如果家中已有甲型或戊型肝炎患者,家属更应勤洗双手,预防感染。

4.病毒性肝炎患者家里需要定期消毒吗?

甲型肝炎主要经消化道途径传播,在患者住院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会为患者家庭提供一次全面系统的消毒服务,我们称为“终末消毒”。如果患者留在家里治疗修养,我们则建议家属每天在家里进行日常消毒,做好粪便等排泄物的消毒处理,我们称为“随时消毒”。

戊型肝炎与甲型肝炎一样通过消化道途径传播,处理方式一样,但是因为戊型肝炎患者在潜伏期末期的传染性很强,所以为了防止患者家属可能发生继发感染,也建议患者家属或密切接触者,在医学观察期对家庭进行预防性的日常消毒。

乙型、丙型、丁型肝炎病毒主要通过血液和体液传播,所以只需对血液、体液等污染物,或被污染的物品进行消毒即可。

5.家里有病毒性肝炎患者可以使用84消毒液消毒吗?

不同病原体对消毒剂的抵抗力不同。①煮沸消毒方式对于各型肝炎病原体均有效。②HAV和HEV属于亲水型病毒,推荐使用含氯消毒剂,比如:84消毒液等。③HBV、HCV或HDV属于亲脂型病毒,其对消毒剂的抵抗力低于亲水型病毒,含氯消毒剂仍然有效,还可以使用消毒能力稍弱且刺激性较低的其他消毒剂,比如:季铵盐消毒剂或医用乙醇等。

对于病毒性肝炎患者家庭消毒时,一般采用消毒剂喷雾、表面擦拭、浸泡、煮沸以及消毒剂覆盖搅拌等方法,如:患者的排泄物、分泌物可用漂白粉(固体消毒剂接触面积更大,效果更好)覆盖混匀消毒;患者使用过的餐具或饮具推荐煮沸消毒(15分钟以上)或消毒剂浸泡消毒(30分钟以上,根据消毒剂的使用说明适当调整);一般患者接触过的台面用消毒剂擦拭消毒或者喷雾消毒即可。

通过小编的介绍,大家已经发现,病毒性肝炎完全是可防可控的,如果家里有病毒性肝炎患者或携带者,我们完全不用歧视,应该一起积极努力,共同守卫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供稿:张珍

编辑:石韶俊

审稿:韩雪王琳

图片来源于网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gackc.com/jbtz/122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