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7日晚间,一则加盖了“九州通(锦州)医药有限公司”公章的《通知》在网络流传,该《通知》称,“近期,大连和丹东地区因食用海产品而引起甲肝流行病爆发。因此,目前我们在预防新型冠状病毒的同时,也要预防甲肝感染。请公司员工及家属暂时不要食用海鲜产品,全面做好个人防护,望大家一定要高度重视。”落款时间为3月6日。
对此,有九州通工作人员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证实该《通知》为真实的。
网传通知截图,已向九州通工作人员核实
7日晚,《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向大连市疾控中心电话了解该《通知》内容是否属实。其工作人员表示,大连确实有出现甲肝病例,目前还在散发状态,没有到集中爆发(状态),如果有集中爆发的情况,我们疾控中心肯定会预警。
该人士还表示,甲肝本就属于一种流行病,截至目前的数据显示,(发病率)比去年同期的比例大概高1.2%—1.4%,企事业单位内部发指导性通知是可以的,但建议要以疾控中心的官方消息为准。
据了解,甲型病毒性肝炎(简称甲肝)是由甲肝病毒引起的,以肝脏炎症病变为主的传染病,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临床表现主要为疲乏、食欲减退、肝肿大、肝功能异常等,部分病例出现黄疸。
而据“掌中大连”2月28日消息,大连疾控中心还发布了“甲肝进入高发季节”的提醒消息,消息称甲肝不属于新发传染病,我国列为乙类传染病,其传染源、传播途径已经非常清楚,抗原性稳定,仅有一个血清型,且有疫苗可以有效预防,属于急性自限性疾病,可防可控。
据丹东发布3月2日消息,丹东市卫生健康服务中心回应称,今年1—2月统计分析,丹东市甲肝发病情况比前五年同期平均水平发病率略高,但病例间无关联,没有明显的集聚性,排除点源传播,在可控范围。
此外,丹东市卫生健康服务中心还表示,研究表明甲肝与食用生海鲜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丹东市作为沿海城市,甲肝发病率多年来一直略高于内陆地区。
7日晚间,大连市疾控中心工作人员也表示,建议近期吃海鲜要煮熟,不要生吃。
重要提示一、采购食品应选择有资质的商场、超市和市场,购买感官正常的食品、食品原料,观察食用农产品是否新鲜,预包装食品是否在保质期内,包装是否完整无损,不采购超过保质期,包装破损、涨袋、胖听的预包装食品,不采购未按要求冷藏的食品;不采购发芽土豆和病死、毒死及死因不明或未经检疫的畜禽肉。
二、购买海鲜类产品时,要选购尽可能新鲜的产品,可通过观察产品色泽是否正常、按压产品看其是否有弹性,初步判断产品是否新鲜。海鲜产品贮藏一段时间后若产生有不良气味,不可继续食用。加工海鲜类食品时要注意食材新鲜程度,并烧熟煮透。死的贝类、河蟹等水产品不可烹调食用。海鲜应现食现烹,烹调后的海鲜不可久放,应尽快食用。海鲜应尽量不生食,并不与水果、凉饮等共食。
三、对需要冷藏或冷冻保存的食物,应及时放入冰箱,避免长时间暴露在室温下。冷冻冷藏,应生熟分开、荤素分开,尽量分隔或独立包装,避免交叉污染。熟食和直接入口食物宜放在冰箱上层,生的食物宜放在下层。冷藏后的剩菜、剩饭应确认无腐败变质、并再次彻底加热后才能食用。即开即食食品开启后应妥善保存并尽快食用。
四、外出就餐要选择清洁卫生、证照齐备的餐饮服务单位并索要正规发票或收据,建议选择实行“明厨亮灶”的餐饮服务单位就餐。就餐前要洗手,要注意分辨食物是否变质、是否有异物,不要吃颜色、味道异常和未烧熟煮透的菜肴。
无论是外出用餐,还是购买食材,要保管好消费凭证,如遇问题,可拨打投诉举报电话,向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投诉。
来源辽沈晚报、环球时报
编辑
热小点
校对丨热小宇、热大大
免责声明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易县热点对文章内容保持中立,请仅作参考。
·大年初一
正月初一拜大年!今年最流行的拜年姿势来了!
·紧急扩散!易县关于加强城区居民出行管控工作的紧急通告
·卢静和隰海静,请记住她们的名字!等你们回家!
·有些路口已经撤岗了!道路卡点撤销≠疫情结束!再等等,真的再等等!
·航拍“空城”易县刷屏!易县人:这就是我们抗疫的决心!
·易县全力有序摁下“重启键”,未来可期!易县人请耐心再等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