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肝炎日
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年7月28日是第9个世界肝炎日,今年我国的宣传主题是“积极预防,主动检测,规范治疗,全面遏制肝炎危害”。为了遏制病毒性肝炎的威胁,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
什么是肝炎?肝炎是由多种致病因素--如病毒、细菌、寄生虫、化学毒物、药物、酒精、自身免疫因素等使肝脏细胞受到破坏,肝脏的功能受到损害,引起身体一系列不适症状,以及肝功能指标的异常。病毒性肝炎的病原体是肝炎病毒,目前已证实甲、乙、丙、丁、戊五型肝炎病毒是病毒性肝炎的致病因子。
如何预防病毒性肝炎?切断传播途径、预防接种。甲型肝炎和戊型肝炎:以粪-口传播为主,通过不洁饮食传播。采用以切断粪-口传播为主的综合性防治措施。预防甲、戊肝要做到,街边小吃应少吃,餐具不要混着用,饭前便后要洗手,注意卫生。预防甲肝、戊肝可以接种相应的疫苗,是控制和预防的有效手段。
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可经血液或血制品传播、密切接触、性传播及母婴传播。疫苗是预防乙肝的首选,国家实施新生儿乙肝疫苗预防接种为主的控制策略!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乙肝最安全、有效的措施。儿童和成人均有相应的乙肝疫苗可以接种。预防丙肝最好的途径是阻断传播途径。包括使用安全套,避免不洁医疗、美容行为,避免共用剃须刀和牙刷等,实施母婴阻断传播,降低母婴传播的危险。
丁型肝炎:丁型肝炎仅与乙型肝炎合并感染,加重乙型肝炎。丁肝病毒只有与乙肝病毒同时或在乙肝病毒感染的基础上才能发生感染,因而接种乙肝疫苗还可预防丁肝病毒感染。
最后来看一看“乙肝两对半”的判读。乙肝血清学检测:乙肝抗原
表面抗原(HBsAg):
最早出现的血清学标志;
持续时间>6个月=慢性感染;
现症感染的标志。
e抗原(HBeAg):
病毒复制的标志;
阴性不一定表示无病毒复制。
乙肝血清学检测:乙肝抗体
表面抗体(抗-HBs):
在HBsAg转阴后恢复的标志;
乙型肝炎疫苗注射后出现免疫力的标志。
乙肝e抗体(抗-Hbe):
同时存在HBeAg阴转则提示预后良好;
若同时存在HBVDNA阳性则提示HBV基因突变。
乙肝核心抗体(抗-HBc):
提示现症或既往感染;
与病情恢复或免疫力无关。
一图教你读懂乙肝两对半检测结果
总结
1“大三阳”、“小三阳”是乙肝病毒感染的俗称。其中“大三阳”是指乙肝五项检查中,表面抗原(HBsAg)、E抗原(HBeAg)、核心抗体(抗-HBc)为阳性;“小三阳”是指在乙肝五项检查中,表面抗原(HBsAg)、E抗体(抗-HBe)和核心抗体(抗-HBc)检测是阳性。
2只要表面抗原HBsAg阳性,不论是“大三阳”或者“小三阳”,如果没有症状和体征,肝功能正常,均称乙肝病毒携带者,他们占乙肝感染者中的大多数。
3大部分乙肝病毒携带者只会长期携带病毒,小部分携带者有可能会发展为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甚至肝癌。
4只要有表面抗体(抗-HBs)阳性,均对肝脏具有保护作用。
END编撰丨阚美玲
校对丨王晓宇
审核丨周祥国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