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预防,主动检测,规范治疗,全面遏制肝

什么是“肝炎”

病毒性肝炎(viralheptitis)是由多种肝炎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具有传染性强、传播途径复杂、流行面广泛,发病率较高等特点。临床上主要表现为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肝肿大及肝功能损害,部分病人可有黄疸和发热。有些患者出现荨麻疹、关节痛或上呼吸道症状,病毒性肝炎分甲型、乙型、丙型,丁型和戊型肝炎五种。

如何预防病毒性肝炎?

1、管理传染源

 病毒性肝炎在我国的发病率很高,同时传染性强,容易引发肝硬化、肝癌,所以患者发现疾病时,应该注意及时的接受科学的治疗,避免病情恶化,或传染他人。对急性甲型肝炎患者应采取早期隔离措施。患者应自觉进行隔离,不要把肝炎病毒传染给别人,防止肝炎的传播、蔓延。

2、保护易感人群

(1)注射乙肝疫苗和乙肝免疫球蛋白,用于阻断母婴传播。

(2)定期检查,注射人体免疫球蛋白。适用于接触甲型肝炎的儿童,注射越早越好。

3、切断传播途径

(1)消毒是最简单也是最有效的切断传播途径方法。肝炎患者确诊后,患者使用的便器要专用,使用后,用3%漂白粉水浸泡2小时后再洗刷。患者和大家应做到饭前、便后用2%过氧乙酸溶液浸泡洗手2分钟。病家应及时做一次较彻底的消毒,食具、漱口用具、毛巾等要煮沸30分钟,家具、物体表面、地面要用3%漂白粉液擦拭。

(2)提倡用流动水洗手;不使用他人生活用具,搞好个人卫生。

(3)非必要时不输血及血制品;输血员要进行筛选。

各项病毒性肝炎检测指标的意义

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关键

一、甲型肝炎抗体测定(HAV-IgM抗体)

  正常为阴性。阳性提示急性甲型肝炎感染早期。

二、乙型肝炎两对半联合检测

  包括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乙型肝炎表面抗体(HBsAg)、乙肝e抗原(HBeAg)乙肝e抗体(HBsAg)及乙型肝炎核心抗体(HBcAb)5种。常见的两种检测结果为:

1、HBsAg、HBeAg、HBcAb阳性;HBsAb及HBeAb阴性,俗称“大三阳”。为急性或慢性乙肝,病毒复制活跃,传染性强。

2、HBsAg、HBeAb、HBcAb阳性,而HBsAb、HBeAb阴性,俗称“小三阳”。为急性或慢性乙肝,但传染性较弱。

三、丙型肝炎抗体测定

  正常为阴性。阳性显示丙肝存在。若抗丙肝IgM阳性持续6个月以上时,预示转为慢性丙肝可能性较小。

四、丁型肝炎抗体测定

  用于丁肝病毒感染的临床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丁肝抗体仅见于乙肝表抗体阳性患者。

五、戊肝抗体及庚肝抗体测定

  正常时两者均为阴性,若阳性时分别显示为戊型肝炎、庚型肝炎病毒感染。

病毒性肝炎如何治疗?

一般采取综合疗法,绝大多数肝炎病人都可恢复健康,治疗原则以适当休息,合理营养为主,适当辅以药物,避免饮酒,过度劳累和使用对肝脏有损害的药物,各型肝炎治疗方法如下。

(一)急性肝炎为一种自限性疾病,若能早期诊断,采取适当休息,营养和一般支持疗法,多数病人在3~6个月内能自愈。

(二)慢性病毒性肝炎鉴于本病的发病原理可能与病毒株的毒力,受感染肝细胞的数量和患者免疫系统的效应等因素有一定关系,故应用抗病毒药物,调整机体免疫功能及改善肝细胞功能的药物治疗。

(三)急性重症肝炎病死率高,采取综合性治疗措施很有必要。

注意:具体的肝炎治疗方案要以临床医生的处方为准,尽早治疗,遵医嘱按时服药,定时复查是关键!

桐乡市CDC

想了解更多相关传染病知识,就扫码

转载请注明:http://www.gackc.com/jbtz/11816.html